雷艳玲
来源:信息中心 浏览:137315 次 时间:2018-11-14 10:01:23
彝家好儿女
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政协委员履职扶贫的最前线。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神奇的黑竹沟,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彝家儿女在这大山深处耕耘。在市政协委员的队伍里,一位青春靓丽的彝族女子长期扎根峨边基层工作,与这片广袤的土地与基层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就是雷艳玲。
雷艳玲不但是市政协委员,同时还是市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峨边彝族自治县红花乡政府副乡长。自200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她已在峨边5个乡镇工作过。如今在日常工作中,她坚持把履行岗位职责与委员职责融合在一起,倾听民声办实事,履职尽责解民忧,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投身脱贫攻坚 心系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2016年,她调任峨边县红花乡副乡长,负责联系同心村的脱贫工作。她调整思路和方法,从统一村“两委”思想,严格规范村务协商、办理程序等入手,带领村组干部逐一入户走访。由于群众忙于农活,白天往往找不到人,她和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白天到地里、晚上进屋里,向村民宣传政策、收集意见建议、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现实困难。无数次的走村入户赢得了村民信任,打开了工作局面,当年同心村就完成村级道路硬化,建成6700米连户路、16千米的人畜饮水工程,彝家新寨新建34户、改建28户,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实现如期脱贫,2017年还被评为省级“四好村”。
百姓疾苦无小事,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就会挽救一个危难的家庭。2016年,红花乡幸福村贫困村民刘义忠在外务工时,患上一种罕见的肝痘疾病,需每月去医院进行一次肝部清理。沉重的费用负担、终日的病痛折磨、生活上的无法自理,让刘义忠几度放弃治疗,甚至想自杀了却一生。当雷艳玲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县级部门汇报寻求帮扶,经多方努力,为其顺利申请政策性困难临时救助2000元,冬春款救助金1000元,并按程序将刘义忠两夫妇纳入农村低保,提高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让这家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目前刘义忠还在持续治疗,也可以继续外出务工。
2016年11月,红花乡兰家沟村二组贫困户、五保老人程朝友家中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整个房屋瞬间化为灰烬,老人不禁老泪纵横。当时正值下班时间,雷艳玲接到电话后马上向上级领导作了简要汇报,并带领两名包村干部快速赶往现场查看灾情,安抚老人,并将损失情况及时报告县级部门。当晚,她又为老人送去御寒衣服、棉被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并代表乡党委政府给予老人2000元现金慰问,帮助其度过难关,紧接着便着手组织村里给老人修建住房,让其早日有个温暖的新家。
2017年,雷艳玲参与联系红花乡兰家沟村脱贫工作,联户3户脱贫户,她积极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谋划产业发展,苦思脱贫点子,协调兰家沟村发展150亩花椒产业基地和完成200亩李子基地建设。在县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陆续完成该村65万元的活动阵地建设,协调将该村4.3公里的通村公路拓宽至4.5米宽。2017年,兰家沟村完成市级“四好村”的创建工作。
两年多来,雷艳玲为红花乡困难群众申请民政临时救助4万余元,新增申请低保41户69人,动员鼓励五保和临近五保老人共26人住进养老院,为133名残疾人落实补助资金、等级评定、辅具设备等帮扶措施。结合就业扶贫,积极组织全乡210名贫困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帮助20人进入企业务工。同时认真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的各项助学政策,2017年全年收集上报120名贫困学生教育扶贫资料,申请教育基金金额共计3.7万元。
不仅如此,她还借助县上的“文化大篷车”送文化、送法下乡文艺汇演活动,帮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脱贫,精神上脱贫,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脱贫信心。并通过组织开展全乡五个村的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全乡贫困户劳动力掌握一门技能,让其通过自身努力就业创业实现脱贫。
谈及雷艳玲,红花乡幸福村五保老人介来毛阿牛激动地说道:“这个女娃娃是彝族的好女儿,贴心的‘阿咪子’(彝族语:彝族姑娘)。我没有子女,我生病住院时,她为我跑前跑后,还为我垫钱住院治疗,拿钱给我买米买油。”
认真履职尽责 情牵百姓凸显民生情怀
在今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雷艳玲身着艳丽的彝族盛装出席,分组讨论中她侃侃而谈建言献策,成为会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媒体记者镜头捕捉的焦点。
雷艳玲是七届市政协的新委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开始我心中充满忐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于担任新委员,年轻的雷艳玲先想到的不是荣誉,而是责任,是一项新的使命和任务。
作为少数民族委员,少数民族权益是她最为关注的。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工作,认真落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项就学就业优惠政策,耐心解决彝汉之间的矛盾纠纷,帮助少数民族加大移风易俗知识普及宣传,入户对彝族妇女进行移风易俗、法律法规等知识宣讲,维护社会稳定。彝族年,还入户看望慰问贫困彝族农户和孤寡老人,为维护民族团结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身处基层,雷艳玲对农村群众的情况及需求比较了解。在了解到山区贫困妇女生病却缺少治疗、山区乡村的群众出行难时,她先后向县级部门、乐山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提交提案《农村贫困妇女“两癌”健康检查的建议》、《关于开通乡镇农村客运班车的建议》,得到了市县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如今,峨边已经有100名农村贫困妇女接受了‘两癌’健康检查,目前峨边全县所有乡镇均开通了通村客运班车。”谈及自己所提提案起到的作用,雷艳玲开心地说:“心中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
据统计,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雷艳玲开展调研26次,收集建议意见18条,整理出事关广大群众急切诉求8条,撰写提案建议8条。作为少数民族委员,她还十分关注少数民族权益,认真落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项就学就业优惠政策,耐心解决彝汉之间的矛盾纠纷,加大对少数民族移风易俗知识普及宣传。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在红花乡政府工作中,雷艳玲分管的业务工作达15余项,包括大安全、民政,包括大安全、民政残联、水利、国土、劳动保障就业、森林防火、文教卫生等。在遇到工作瓶颈时,她不言放弃,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2017年11月,乐汉高速建设涉及的红花乡兰家沟村亥子坪群众拆迁安置工作处于关键时期,补偿面积的争议、拆迁款项标准的问题正待一项一项理顺做好解释宣传,她不是蹲守在亥子坪做群众工作,就是在县级部门之间来回穿梭,核算各类补偿面积。经过她与其他乡干部共同协调努力,相继完成乐汉高速亥子坪段32户28幢的住房拆迁工作,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繁忙的工作,使得雷艳玲很少能抽出时间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和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谈及疏于对家人的照顾,雷艳玲眼中不禁红润了眼睛。同事、红花乡政府副乡长廖帮雄介绍:“雷艳玲为工作牺牲了很多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工作中的她对事情喜欢亲力亲为,不怕苦不怕累,当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时,表现出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一面。对待群众耐心细致。而生活中的她温和健谈,还总是关心同事,像个邻家女孩。”
谈及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感言,雷艳玲坦言,“从最初对政协委员的职责及工作不是很了解,到现在的了解与参与,自己下了一番苦功夫。通过政协这个平台,提高了自己对学习的渴望,收获了很多。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新的征程上,要更忠实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努力建言献策,发挥好基层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
通知公告
- 补选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 秘书长名单2025-04-18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邛莫军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2025-04-16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4-15
- 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2025年专项工作推进会召开2025-03-28
- 关于编撰出版《边城市井》邀请报价的函2025-03-25
- 关于延期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1-17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召开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1-15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补委员的决定2025-01-15
重要会议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