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科经委 浏览:33821 次 时间:2018-10-11 16:22:43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我县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乐山市政协2017年工作安排,于2017年10月20日,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廖国位同志带领部分市、县政协委员会同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经信投资局、县营管所、县邮政局等相关部门一道,对全县物流业现状开展专题的调研。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努力培育物流主体,全县物流业快速发展: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社会物流总额 万元,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运输车辆 台,吨位近 吨,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达 人。注册物流企业共1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金蜜准时达、荣成物流公司、鸿程物流公司、华欣物流公司。快递物流发展迅速,顺丰、韵达、申通、圆通、天天等快递入驻峨边,乡镇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行政村快递通达率100%。
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水运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公路交通便捷,主要有峨轸路、峨美路、S309国省干线公路全面建设完成。截至2016年底,全公路里程 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公里,铁路里程 公里。营业性库房面积约 平方米。东方红超市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迅猛,物流配送业务增多,为拓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乡镇物流线19条,以公路运输为主。
3、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信息技术逐步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筹规划。一是产业规划滞后。物流业长期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一些已建成的物流项目由于在选址和建设时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规划论证,建成后与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脱节。二是供需结构不平衡。一方面,我县大部分物流产品的运输和调配都由企业自身完成,本应剥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经营的物流服务资源仍滞留在企业内部,致使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市场需求不足。同时,现有的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
2、产业基础薄弱。一是企业基本上是进行货运代办、货物配载,现代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企业服务功能单一。业务以零担快运和整车配送相结合,多数以整车配送为主,货运量不大。加上物流设施和装备技术标准不统一,无法提供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二是没有建成全县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欠缺区域性货物公共集散和配发中心,企业自用本着点多,运输线路重叠,容易引发交通拥堵,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缺乏系统的支持政策,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三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受规划、土地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3、发展要素不全。一是缺乏制度规范。没有根据快速发展的物流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配套行业标准及管理制度,行业标准不统一,准入门槛低,无序竞争激烈。二是缺乏政策扶持。对物流业发展投入有限,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扶持政策少,宣传不到位,多数业主表示对现行的优惠政策不知情。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由于没有与工业、商贸、涉农等产业和区域有效对接,形成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因此难以培育和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也难以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来资兴发展,多数物流企业处于零散、量小、无序状态,服务功能单调,技术力量和综合化程度低,缺乏辐射带动力。
三、加快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原则: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建立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扭转“小、散、弱”的发展格局,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提升物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新优势。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鼓励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提高物流运作的组织化、网络化水平,降低物流业的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完善标准,提高效率。推动物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一体化运作,实现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的衔接配套,促进物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实施路径:
1、着力完善物流发展推进机制。规划先行,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推进”的原则。统筹考虑我县产业结构布局、环境保护、投资来源、运营组织以及建成后经营效率和效益等因素,注重与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各项社会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科学制定指导方针、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物流发展推进机制,现代物流业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发改、商务、交通、经贸、公安交警、税务等多个部门,但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职责不清或协调不够等问题。建议:一是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实际制定鼓励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二是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政策的研究制定、组织协调和工作落实;三是加大中介组织建设力度,加快建立物流协会,扶持培育和规范运作,使其在行业管理、人才培训、企业认定、数据统计等方面发挥作用,使物流协会真正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着力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物流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化水平,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鼓励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建立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全域采购、全域配送能力的供应链服务商。鼓励商贸物流企业提高配送的规模化和协同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配送物流体系。支持快递业整合资源,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邮政的网络、信息和服务优势,深入推动邮政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发展电商小包等新型邮政业务。进一步完善邮政基础设施网络,鼓励邮政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服务,推动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3、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运输配载、跟踪追溯、库存监控等有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鼓励各类平台创新运营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资源,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有效对接,鼓励区域间和行业内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结合全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鼓励软件应用、平台开发、快递物流、仓储配送等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发展,鼓励专业化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应用及物流成本。
重点工程:
1、物流园区工程。在严格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合理布局物流园区,推进物流园区水、电、路、通讯设施和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周边公路、铁路配套,推广使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完善物流园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2、农产品物流工程。我县优质茶叶、竹笋、粮油、无公害蔬菜、优质牛羊、生猪等已经成为优势农产品,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
3、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鼓励制造业主铺分离,支持建设与制造业企业紧密配套、有效衔接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鼓励各类产业聚集区域和功能区配套建设公共外仓,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计划、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务。
4、城乡物流配送工程。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搭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邮政及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加强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邮政终端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商品的双向流通。发展智能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鼓励交通、邮政、商贸、供销、出版物销售等开展联盟合作,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进一步完善存储、转运、停靠、卸货等基础设施,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共同配送能力。
5、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整合配送资源,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建成县域性仓储配送基地,吸引制造商、电商、快递和零担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入驻,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探索利用高铁资源,发展高铁快件运输。
6、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工程。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重点推动包装物、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生活废弃物和报废工程机械、农作物秸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等有使用价值废弃物的回收物流发展。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中心,提高回收物品的收集、分拣、加工、搬运、仓储、包装、维修等管理水平,实现废弃物的妥善处置、循环利用、无害环保。
通知公告
- 补选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 秘书长名单2025-04-18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邛莫军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2025-04-16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4-15
- 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2025年专项工作推进会召开2025-03-28
- 关于编撰出版《边城市井》邀请报价的函2025-03-25
- 关于延期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1-17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召开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1-15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补委员的决定2025-01-15
重要会议
-
暂无内容